手机股票配资app 零售改革承压,平安银行营收、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降
(原标题:零售改革承压手机股票配资app,平安银行营收、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降)
这两年在零售业务改革推进过程中,平安银行面临着业绩增长压力。
4月18日晚间,平安银行(000001.SZ)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,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37.09亿元,同比下降13.1%;实现归母净利润140.96亿元,同比下降5.6%。这是平安银行的营收、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同比出现下滑。
在平安银行一季度的收入来源中,其他非息收入拖累较大。其中非息净收入为43.28亿元,同比减少21.04亿元,同比下降32.7%;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—30.80亿元,同比也减少46.52亿元。
降息大环境下,平安银行的净息差呈现下滑趋势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为1.83%,相比2024年末下降4BP,降幅有所收窄。
今年3月份的业绩发布会上,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曾表示,过去一年多,零售战略基本梳理清楚,且达成了共识,但零售改革的难度仍超出想象。
从最近两年的业绩表现来看,平安银行持续面临挑战。
2024年全年,平安银行的营收、净利润出现十多年来首次“双降”,其中营收1466.95亿元,同比下降10.93%;归母净利润445.08亿元,同比下降4.19%。在所有股份行中,营收、净利润均下滑的情况也不多见。
此前平安银行在2023年已出现营收下滑,当年的下降幅度为8.45%,但净利润仍保持了2.1%的小幅增长。
分季度来看,平安银行的营收从2024年开始已连续五个季度下滑,净利润则从去年三季度开始连续下降。
根据平安银行公开数据整理对于业绩表现,冀光恒在业绩会上表示,目前外部环境仍然存在不确定性,银行业务持续承压,经营指标改善还需一些耐心,判断2025年仍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,将延续战略转型良好态势,力争业绩逐步企稳。
在具体业务层面,平安银行今年一季度延续了加大对公业务力度、收缩个人业务的调整方向。
今年一季度,平安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,在制造业、科技企业、绿色金融等领域的贷款实现增长,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6826.67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4.7%;其中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发放614.02亿元,同比增长22.5%,不良率也控制在合理范围。
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改革也仍在推进过程中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该行的个人贷款余额为17290.46亿元,较上年末下降2.2%。其中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4006.38亿元,较上年末下降7.9%,消费性贷款余额4593.15亿元,较上年末下降 3.2%。
在负债端,平安银行今年一季度通过降低固定存款利率,吸收存款的平均付息率为1.81%,较去年同期下降41个基点,较2024年底下降26个基点,存款成本持续优化。
进入二季度后,平安银行继续下调固定存款利率。4月8日,该行宣布下调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,由2.05%降至1.65%,降幅为40BP。这次下调后,平安银行的3年期利率相比2年期1.70%的利率,低了5BP,出现利率倒挂现象。
对于存款利率倒挂,市场分析认为,在降准降息预期加强下,银行预判存款利率会保持继续下行趋势,从而主动调整中长期存款的利率水平,适度减少对中长期存款吸纳,以此来控制负债成本,稳定净息差水平。
资产质量方面,截至2025年3月末,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.06%,与上年末持平。其中企业贷款不良率为0.78%,较上年末上升0.08个百分点,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.32%,较上年末下降0.07个百分点,这主要得益于中小企业和个人还款能力有所恢复。
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平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36.53%,较2024年底下降14.18个百分点,其风险抵补能力有所减弱;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.41%,较上年末上升0.29个百分点。
今年以来,平安银行还加大了问题资产清收处置力度,共计核销贷款170.65亿元,收回不良资产总额94.25亿元。平安银行表示手机股票配资app,将密切关注内外部经济形势,动态监测资产质量,守好风险底线。